滿載電解銅的集裝箱列車順利抵達梅州國際陸港。(梅州綜保區供圖)
本報訊 (記者江嬋 通訊員彭秋梅)日前,一列滿載電解銅的集裝箱列車從廣州黃埔港出發順利抵達梅州國際陸港,隨后運至梅州綜保區進行保稅存儲。這是梅州國際陸港運營以來首趟“散改集”班列。
據悉,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擴產需要進口大批量銅材,但近期集裝箱供應持續緊張、海運價格走高,導致整體物流費用增加。得知梅州國際陸港海鐵聯運具備“散改集”功能后,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選擇以散裝的形式,將約1100噸電解銅通過散貨船從非洲海運至廣州黃埔港。
鐵路“散改集”運輸模式能很好地解決一次性運載大批量大宗商品的問題?!拔覀兎e極溝通鐵路部門、中遠海運公司,充分發揮鐵路運輸運量大、成本低、安全、準時的顯著優勢,實行‘一企一策’,推薦‘散改集’運輸模式,幫助企業解決了大批量貨物運輸問題?!泵分菥C保區管委會規劃建設科副科長王杰平介紹說。
據介紹,原本散裝運輸的電解銅在運抵黃埔港后,被裝入42個鐵路集裝箱進行“打包”,再經鐵路運輸至梅州國際陸港,實現了物流運輸的集約化和規?;?。
作為承運單位,廣州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總經理蔡旭臻說:“采用海鐵聯運‘散改集’模式運輸,不僅提升了貨物運輸體量,而且也使得海鐵運輸銜接更加便利。我們幫助企業核算了全程物流成本,在確保運輸時效的前提下為企業節約了約20%的綜合運輸成本,幫助企業順利完成了今年單批貨量最大的銅材進口?!?/span>
除了解決運輸問題,梅州綜保區的保稅功能也為企業減輕了大批量貨物的存放和稅款繳納壓力。梅州海關綜保區工作科科長郭向東說:“該批次電解銅通過‘一票多車’方式進入梅州綜保區集中存儲,企業可根據自身生產進度或銷售情況,采用單車、多車隨時辦理貨物分批出區,不僅可以減小企業資金周轉壓力,而且可以提高物流分撥的靈活性?!痹诖罅ν七M“公轉鐵”“散改集”海鐵聯運的基礎上,梅州綜保區管委會會同梅州海關,利用綜保區通關便利化、保稅等政策功能優勢,充分發揮“區港聯動”疊加效應,為企業降本增效,讓這批電解銅順利“到貨”。
據了解,今年以來,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通過“區港聯動”“海鐵聯運”模式順利出口銅箔70多噸、進口銅材約3600噸。梅州國際陸港物流通道與梅州綜保區保稅功能“雙輪驅動”,助力銅材“買全球”、銅箔“賣全球”,助推本地高端銅箔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有效服務梅州新質生產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