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梅城百歲山的手工包點店店主正在趕制各種口味的青團。(連志城 攝)
●本報記者 何梓瑜
清明將至,艾草飄香。作為“春日限定”,清明節吃清明粄(艾粄)、青團已成了客家人一種約定俗成的事。記者走訪梅城各大商超、沿街小店發現,軟糯清香的清明粄和青團迎來銷售高峰,前來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
傳統手藝
保留最初味道
4月2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梅城江北老街曾記面包店看到,新鮮出爐的清明粄熱氣騰騰,水蒸氣夾雜著淡淡的青草芳香撲鼻而來?!扒迕骰{是節令食品,我們一般只在清明節前后一周的時間售賣,一天做幾百個,很快就能賣完,大部分都是吃了回來‘尋味’的回頭客?!痹浢姘甑陠T李奉茉告訴記者,店里的清明粄都是純手工制作的,摘葉、洗凈、剁碎、和面……傳統制法雖然步驟多、耗時長,但也保留了最初的味道。
清明粄主要由艾葉、白頭翁、苧葉、雞屎藤等青草加上糯米粉、粘米粉制成,客家人素有吃清明粄祛濕、健脾胃的習慣,客家地區更有“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的俗語,賦予其一份健康平安的美好寓意。
創新口味
受年輕人追捧
除了傳統的清明粄,記者走訪發現,在各大商超和一些創意料理店,黑芝麻味、咸蛋黃肉松味、低糖紅豆麻薯味等創新口味的青團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4月2日上午,記者在梅城百歲山的柔柔布丁手工包點店看到,店主鐘迂萍正忙著和面團、包裹肉松等餡料,揉成一個個圓潤的小團子后,再用巧手點綴上花朵,創意十足?!扒迕鞴澢坝胁簧倨髽I預訂了我們家的青團作為伴手禮。這幾天我們都在趕制預訂單,一上午大概能做200個?!辩娪仄颊f,客家傳統的清明粄沒有餡料,但近幾年口味新奇的青團非常受年輕食客的青睞,有些企業、單位工會還會組織大家到店自制青團,手工制作自己喜歡的口味和模樣。
在皇樽蛋糕鴻都店,不同口味的青團也被擺在柜臺最顯眼的位置,配合“每滿3件任選1件”的限時優惠活動,青團很是暢銷?!盀榱俗屵@個傳統美食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我們也做了不少升級改造,比如在外形上更加精致,口味上更加豐富多樣,讓消費者可以在多種場景里享用?!泵分菔谢书资称酚邢薰句N售部經理馬偉強說道。